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主线,也是民族地区各项工作的主线。广西民族文化是广西各族人民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融合形成的共有文化,讲好广西民族团结进步故事,能在巩固各民族集体记忆和共铸民族品格的基础上实现文化润心、文化聚力,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赋能增效。
建构中华民族共同体内在文化支撑力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加强中华民族大团结,长远和根本的是增强文化认同,建设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积极培养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讲好广西民族团结进步故事,要从广西各民族共有的历史记忆和共通的价值理念去建构中华民族共同体内在文化支撑力。
讲好团结故事,凝聚中华民族共同体的人民力量。中华民族共同体是各族人民在长期历史发展中形成的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民族共同体,是建立在共同历史条件、共同价值追求、共同物质基础、共同身份认同、共有精神家园基础上的命运共同体。广西民族文化内容丰富,有关民族团结互助、共同奋斗的历史故事是其中的富矿。例如,广西各族人民团结一致、与侵略者顽强斗争的历史传奇;邓小平、韦拔群、张云逸在广西领导各族群众开展革命运动的红色故事等。讲好团结故事,让各族人民拉近心理距离,形成团结的情感基础,也让各民族群众从历史逻辑中了解民族之间的团结互助是发展主流,牢固树立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
讲好融合故事,夯实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发展根基。广西民族文化既有中华民族共有的文化品质,也保留了自己鲜明的民族特色。从广西民族饮食文化、服饰艺术文化等方面可以清晰地看到各民族间文化的相通性,使其在交融中共同构筑起中华优秀民族文化的精神内核。例如,三江侗族木构建筑营造技艺借鉴其他民族建筑技艺,创立自己别具一格的木建筑工艺体系,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贺州瑶族服饰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吸收部分汉族服饰元素,形成独特的纹饰符号和以五色体系为主的服饰用色。讲好融合故事,有助于提升民族文化交往的亲和力,增强民族交往的黏性,从而夯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发展根基。
讲好奋斗故事,激发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协作精神。协作可以提高劳动生产率。马克思指出:“且不说由于许多力量融合为一个总的力量而产生的新力量。在大多数生产劳动中,单是社会接触就会引起竞争心和特有的精力振奋,从而提高每个人的个人工作效率。”从历史合力论的角度看,各民族的碰撞融合必然产生新的共同体形态。习近平总书记2021年4月在广西考察调研时强调“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壮美广西”,赋予壮美广西建设新的时代内涵,为新时代广西发展明确了总目标。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就是激发广西各族群众建设壮美广西的力量之源。讲好广西民族团结进步故事,要注重讲好各民族群众携手推进广西民族文化传承发展的故事,讲好广西各族群众在民族文化发展贡献上的典型故事、感人故事,激发各族群众团结协作,携手共建壮美广西的干事创业精神。
着力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繁荣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2023年10月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作出的重要指示,明确提出“七个着力”,其中就有“着力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繁荣发展”。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有助于推动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
着力营造讲好广西民族团结进步故事的社会氛围,让民族文化交流成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精神纽带。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做好民族工作,最关键的是搞好民族团结,最管用的是争取人心”。在新时代,要着力营造讲好广西民族团结进步故事的社会氛围,让各族同胞人心归聚、精神相依,不断增进各民族同胞对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价值认同。一是要践行民族文化平等的价值理念,营造尊重文化差异、共享文化成果的社会环境;二是要持续开展民族文化进校园、进企业、进社区、进商场等活动,让群众在民族文化活动中加深了解,促进交融;三是要加强青年群体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培养年轻一代正确的民族历史观、民族发展观,增进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
着力扩大讲好广西民族团结进步故事的传播影响力,让民族文化认同成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精神基石。扩大讲好广西民族团结进步故事的传播影响范围,让各族人民有更多机会了解广西民族文化、巩固集体记忆。一要加大融媒体、新媒体对广西民族文化的传播力度。例如短视频“我为广西文旅上大分”,各路广西正能量“网红”、广西籍表演艺术家、广西文化学者借助短视频平台大力推荐广西民族文化,在文化传播中增强广西各族群众民族文化的认同感、自豪感。二要注重广西民族文化故事传播的内涵,深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文化故事,传递民族文化背后的精神力量。三要借助数字化技术,打造线上虚拟民族文化展馆,使其成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数字空间场域。例如广西民族博物馆推出的“数字铜鼓展”;开展“侗族木构建筑营造技艺”和“广西文场”的数字化保护等,让广西优秀的民族文化得以保护及传承,在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的同时,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添彩。
着力塑造讲好广西民族团结进步故事的活动品牌,让民族共有文化成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精神标识。广西民族文化源远流长,在时代发展中展现出地方民族文化独特的生命力。讲好广西民族团结进步故事,需要塑造具有广西民族精神特质的文化品牌,使其成为凝聚广西民族文化力量的精神标识,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精神纽带。例如,“广西三月三·八桂嘉年华”已成为广西各族人民共襄盛举的文化品牌。再如,广西推出的“新民歌大会”是全国首档大型新民歌实景创演秀,成为各民族青年歌手交流的舞台,是向民族文化“借力”,向民族文化认同“发力”的有益尝试。
广西民族文化是广西持续建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精神养分。讲好广西民族团结进步故事,使其成为凝聚广西各族同胞的精神纽带,必将推动广西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赋能增效。